原创剧评:周一清晨(TNT)

130210MM

一提及医学剧,观众们往往会首先想到NBC的正统医学剧《急诊室的故事》(ER)和ABC的肥皂医学剧《实习医生格蕾》(Grey's Anatomy),因为它们代表了此类题材的两级,同时也能够大体上区别出不同口味的医学剧受众。事实上,尽管最近几年来,各大广播网和有线网上都涌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医学剧,可平心而论,很少有哪部医学剧能超过上述两剧,并取得成功,直到TNT的这部《周一清晨》(Monday Mornings)。

当然,现在说这部新剧(律政剧大师David E. Kelley二十年后回归医学剧领域的最新作品)能够取得成功还为时尚早(从收视率来看,这种可能性可怕也会很低),可是如果说该剧将医生和手术室的另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给医学剧提供了新思路一点都不为过。本剧的切入点不是追求或平常或新奇的病例,也不是止步于患者康复或者死亡,而是将触角深到了术后阶段,特别是那些导致患者死亡的手术案例,给了观众一个看待医务工作和医务工作者的崭新视角。

《周一清晨》虚构了一间名为切尔西综合医院的地方,主人公是五名外科医生。每周周一的早上,这间医院的外科医生们会聚集到311会议室开总结会——会上的议题不是杂七杂八的行政琐事,而是请一位医生上台回顾自己最近几天医治无效死亡病例,然后与同事们一同分析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假如单从纸面上来看,这是一次很普通的分析会,可实际情况却是,那位被请上台的医生不但要接受外科主任的拮据,还要面临同事们的责难,因此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批斗大会。但是这次会议的目的不是让医生们相互攻讦,而是在无情的口诛笔伐下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对于这种批判式的会议,国人肯定不陌生,但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情况就有些不同了。无论是成功在前的《急诊室的故事》和《实习医生格蕾》,还是其身后失败的剧集项目,都很少以如此激烈的方式探讨一个失败的病例,最多是让当事人躲在角落里独自舔着伤口,因此本剧的新鲜感就应运而生了。但是,这样做似乎也触及到了美国人的社交底线,很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但是无论怎样,本剧的切入点是大胆的、新颖的。

然而除了如此新鲜的切入点之外,叙事结构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紧凑。本剧一开篇就介绍了一个动脉瘤病例,为后面的高潮戏做了一个铺垫,这没有问题。但是接下来,Sydney Napur医生就一个疑似误诊病例与主治医生John Lieberman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就显得有些令人费解了。诚然,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首集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介绍每一个主要角色,描述本剧的基本框架,可是让一位医生因为失恋而极力在工作中做出某种角色补偿这样的戏码出现在首集里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毕竟失恋不是一个长期的、正常的状态,否则这里就不是综合医院,而是精神病院了。显然,在首集的叙事链条中,这一环是最弱的。

再有,本集引介了一个十分极端的病例,多多少少给本剧增添了一些压抑感。Tyler Wilson医生确诊了一位患儿患有恶性脑瘤,可是在手术期间出现意外,导致这名患儿死亡,Wilson医生也因此有机会登上讲台。而在经过一番批斗后,剧集给Wilson医生开出了一份诊断书——自大。他因为自大,没有与同事商讨治疗方案,又因为自大,没有详细了解患儿的全部病例,忽视了患儿的血友病病史,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无不令所有人感到沮丧和遗憾。

其实,每一个故事都有黑暗的一面,只是本剧通过医学分析会将这一黑暗面无限放大了出来,从而让观众产生抵制的情绪,好在该剧的制作人也如同潘多拉一样,在将黑暗和邪恶带到人间之后,也将希望留下了,让观众在本集的最后找到些许光明。因为,Wilson医生在失败之后,重回急诊室,面临接下来更加棘手的病例——寰枢关节脱位,俗称“体内斩首。”不过制作人们没有继续发展这段情节,而是将时间留给观众去构思、去设想后面的情节,从而产生了意犹未尽的效果。

尽管本剧首集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当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制作人能够大胆的去尝试新的东西,给医学剧开辟出一块既不一本正经,又不随随便便,还添加了些许阴郁的新疆界,这本身就值得称道,值得赞扬一番。

广告
广告